【名院名医】 罗星华:执著追求精湛医术的骨科名医
2016-11-09 10:26:40          编辑:人民医院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3485
    他以高超精湛的医术,不断填补攸县骨科领域技术空白;他以不断创新的精神,带领科室一班人为骨科患者带来福音;他以医者的妙手仁心,先后获得株洲市卫生人才“135”工程学科骨干、攸县“最美名医”候选人等荣誉称号。从医20多年,手术数千例,他始终坚持着一名医生对事业的最高追求,他就是攸县人民医院骨一科主任罗星华。 攸县人民医院骨一科,罗星华就在这里上班     面对高危重伤老人,大胆决战“刀尖上的手术”     前不久,石羊塘镇92岁的阳奶奶在家不慎摔倒,伤及左髋部,导致左髋部疼痛、畸形并活动受限。据其家属介绍,当时老人躺在床上动弹不得,才一周过去老人状态急转直下,家人非常心痛和焦急,在多方求医无果后,决定送至攸县人民医院骨一科接受治疗。 罗星华带领团队成员为92岁的阳奶奶实行“半髋置换术”,让她成功站立起来     因患者同时患有严重的心肺疾患、高血压及多种老年性退行性疾病,且伤后已一周,全身衰竭状况明显,情况相当复杂。为了帮助老人减轻痛苦并最终站起来,罗星华与各科室负责人经过会诊和考量,觉得老人不宜进行大手术,建议予以骨牵引。骨牵引后下肢畸形基本纠正,但老人躺在床上仍然动弹不得,似乎更加痛苦,彻夜不眠,家属不忍看到此番情景继续下去,且看到同病房高龄病友谭某因髋部骨折做了髋关节置换术效果良好,便找到罗星华要求也进行手术。 罗星华与病友交流     家属的孝心和信任感动了医务人员,罗星华决定再次与相关科室会诊,商议决定为患者施行半髋置换术。但老人毕竟已90多岁,实施半髋置换手术本身有三大难点:一,股骨干有前凸过大畸形,二,转子间骨折同时合并有股骨上段骨折,三,骨折疏松症等大大增加了手术的难度。通过多科配合,完善动态心电图、冠脉造影、安装心脏起搏器、配备粗隆柄关节、捆绑带,环抱器等充分术前准备工作后,为老人顺利进行了股骨近端骨折复位固定半髋置换术。术后第四天,老人便能在床上坐起进餐,恢复了正常饮食与睡眠,术后一周后,老人恢复站立走动,家属也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。 每周一至周五,罗星华与骨科多位副主任医师轮流坐诊     回忆起这起手术,罗星华表示这简直就是一台刀尖上的手术,手术成功得以施行完全取决于家属的孝心、全体医务人员的信心和耐心。此次手术结果完全超出了预期目标,也充分体现了人民医院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。     引入关节镜技术,打造护卫市民“健康镜”     除大胆、科学施行关节置换手术,在罗星华的建议下,今年县人民医院还引进全新的关节镜技术,并在10月完成了首例关节镜手术,使该院微创外科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和层次。 关节镜技术成为骨科的最新“利器”     家住联星街道雪花社区的刘女士左膝关节反复疼痛已有2年,加重并跛行1个多月。今年10月初,刘女士慕名找到罗星华,经检查诊断,X线及MRI示关节退变,软骨剥脱及关节内游离体。 罗星华在查看病房     对刘女士的膝关节进行治疗,如果运用常规手术方法不仅创伤大和不够精确,也难以达到手术效果。根据刘女士的实际情况,罗星华在关节镜下为她进行关节滑膜清理、游离体摘除及损伤软骨病灶清理。术后刘女士恢复良好、疼痛也基本缓解,步态达到正常。 罗星华与其他医生进行医术交流     据悉,此次突破传统,利用关节镜辅助解决严重的关节退行性疾病等,是县人民医院引进关节镜技术在关节骨科成功运用的第一例,填补了地区性的空白。     精研医术,只为了更多患者的健康     面对成功完成的一台台手术和业务方面取得的骄人业绩,罗星华总喜欢非常低调地把功劳归于骨科这个大集体。大学毕业后,好学、钻研伴随着罗星华走过了30多年的从医之路。 以罗星华为学科带头人的骨一科团队 团队荣誉(一) 团队荣誉(二)     1987年,罗星华从衡阳医学院(现南华大学)毕业后分配至攸县卫校任教。1994年,从教6年后的罗星华调入攸县人民医院,在外科几个科室轮训两年后定编骨科并于2001年任科室主任。20多年来,他率领科室人员团结奋进,使骨科不断发展壮大,骨科业务长足发展,形成了以骨科、烧伤、整形为主的专业科室,也成为了我县的重点建设学科。     作为学科带头人,罗星华擅长各类骨科创伤性疾病、骨关节疾病及颈、肩、腰腿痛病的治疗,并带头规范化推广各种高难杂症大手术,为攸县脊柱骨病外科学技术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。他主持并广泛开展了人工关节置换、脊柱损伤的多种内固定方式,复杂的骨、关节损伤及肢体毁损伤的保肢手术,为患者减少病痛发挥了显著作用。 罗星华获评株洲市首届中青年知名医师 这样的奖状,罗星华数不胜数 罗星华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(一) 罗星华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(二)     “2011年县卫生系统优秀个人,县十佳定岗医保医生,2012年县卫生先进工作者,株洲市首届中青年知名医师、2013年株洲市卫生人才“135”工程学科骨干培养对象、2014年县双文明先进个人、2015年县卫生系统先进个人,“最美名医”候选人……”在罗星华办公室的抽屉里,一大摞获奖证书见证和诉说着罗星华对业务的辛勤付出和孜孜追求。他勤恳钻研医术,在专业知识上不断要求自己与时俱进,经常参加本学科相关学术活动和会议,并在《中国现场手术学》、《中国医师》、《中外医疗》、《湖南中医》等省级和国家级核心杂志上发表医学论文10多篇。这些科研成果,大部分填补了株洲地区的空白。 难得休闲,罗星华参加医院举办的健步行活动     尽管罗星华头顶着众多光环,但他一向谦逊文雅,平易近人。他以高瞻远瞩的视界和独特敏锐的触觉,引领着学科的发展。“让更多骨科患者站立起来”,这既是攸县人民医院的美好心愿,也是罗星华毕生努力的方向。   转载自攸县新闻网

责编:人民医院

攸县新闻
成长ABC
攸视频
直播视频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